一般说来,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的地方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可广泛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红薯等。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大豆、芝麻、高粱、瓜类、葡萄、甘蔗、中药材、蔬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小麦、竺麻等作物面积缩小;棉花、茶叶面积基本稳定。农作物种类和分布的变化导致了害虫的多样性,给害虫测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国家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络大冶区站》2003年正式启动。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大冶站于六月从湖北省植保总站购置智能虫情测报灯。本试验所用的诱虫为三化螟5144只、二化螟1049只、稻纵卷叶螟2197只、稻飞虱63 d、稻飞虱5760头、稻飞虱5760头和稻螟岭共1670头。
经过数月的应用,我们认为智能虫情测报灯,的确是测报人员的好帮手。为了更好地发挥虫情测报灯在测报中的作用,本文将其应用情况归纳如下:
1.智能测报灯的作用:一是智能测报人员的作用,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要使测报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大,需要系统地调查各种害虫,并对各种害虫进行测报。
1.2能够准确预测过去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期,预测效果较好;稻飞虱多采取盆拍调查,取样时要分多种类型进行调查,对过去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期用田间赶蛾法预测;稻飞虱多采取盆拍调查,取样时要分多种类型进行调查。通过虫情测报灯监测,避免了人工估测类型田的比例。根据灯下成虫量的消长情况,可以准确预测害虫发生时间和发生数量。
1.3可验正害虫预报的准确度,及时指导防治在三化螟和二化螟的预报中,我们采取的是查虫口密度预测发生量;验正发生期,以往我们采用田间采集卵块,室内观察孵化情况,根据孵化率对测正结果进行准确预测,在防治上难以及时指导。使用智能虫情测报灯后,可从灯下准确验正成虫发生期,纠正虫情孵化期,对及时指导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1.4能够及时捕捉迁飞性害虫的迁入峰迁飞性害虫的发生具有突增突减的特点,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遇到2次调查的间隔期,很难判断准确的迁人时间。昆虫测报灯能准确地捕捉昆虫迁居高峰期,如在2003年9月16日和22日,稻飞虱回迁有2次明显下降高峰,9月16日为656头;针对此虫情我站及时发出了防治稻飞虱的紧急通知,使后期稻飞虱免于遭受损失。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2.1本虫情测报灯具具有光控、雨控、自动转仓、远红外线处理虫体等功能,一般情况下虫体为34 d取 I次虫子,开灯期间正是高温高湿季节,由于远红外线处理虫体时不能将虫体完全烘干,大、中、小虫都在1个接虫袋内,开灯期间正是高温高湿季节,由于远红外线处理虫体不能将虫体完全烘干,因此造成了分虫计数不便。
2.2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将虫袋改造为虫箱,并在虫箱内设置多层目度不同的小虫箱,使大小虫子分层存放。而远红外处理机的改进,使之能彻底干燥虫体,防止虫子结疤生霉,从而准确掌握害虫的种类与数量。